《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于7月1日正式開始施行,其中有一項規定和許多喜歡點外賣的市民息息相關:餐飲服務提供者和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餐具,包括一次性筷子、叉子、調羹和刀。這一規定引起滬上近十萬家餐飲服務單位的高度關注,也引發網友熱議。 自吸泵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規定,餐飲服務提供者和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筷子、調羹等餐具。同時,根據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發布的《上海市餐飲服務不得主動提供的一次性餐具目錄》,餐飲服務單位不得主動提供的一次性餐具有以下4種:筷子、調羹、叉子、刀。也就意味著,一次性餐具將告別上海外賣。
一次性餐具告別外賣難免會給消費帶來一定的不便,也因此引發了爭議。即便這一規定,面臨著爭議與擔憂,中成泵業以為,社會應習慣一次性餐具告別外賣。 化工泵
從大處說,一次性餐具告別外賣無外乎是倡導綠色消費,減少對資源的浪費。2017年媒體報道就顯示,如果僅從消費端產生的數量來看,全國每天丟棄的外賣一次性餐具至少2000萬個,由于再生資源循環利用的渠道不暢,它們中大部分終變成了垃圾,不得不以填埋或焚燒的方式處置。可見,減少一次性餐具無疑意義重大。 轉子泵
從小處說,此規定雖然會給消費者帶來不便,但是并非不能紓解。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新政實施后如有違者,將由‘由市場監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如何發現這些違規行為?如果消費者與商家不肯摒棄一次性餐具,監管部門又如何實現處罰?這些都亟待相關配套措施跟進。
正如有專家表示,“相比限制商戶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或許鼓勵他們盡量用其他餐具來替代一次性餐具,會有更好效果。”總之,一次性餐具告別外賣或許會帶來種種不便,但辦法總是會有的,從長遠看,美麗中國建設就需要從這些細節之處入手。希望每個人不妨主動適應與習慣一次性餐具告別外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