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本媒體報道稱,中國企業或于年內開始量產國產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長鑫存儲技術有限公司即將迎來量產。排污泵
長鑫存儲是3家國家戰略型存儲器公司之一,于2016年在安徽省合肥市政府等的支持下成立。公司為了生產面向移動設備等的DRAM芯片,推進了價值550億元人民幣的項目。化工泵
DRAM芯片負責數據的臨時記憶,左右著智能手機、服務器等電子設備的性能。其市場規模達到10萬億日元(10萬日元約合6383元人民幣)。由于對技術要求比較高,目前光是韓國三星電子、韓國SK海力士、美國美光科技3家企業就占據95%以上的份額。磁力泵
圍繞中國企業的半導體國產化,中國為了實現半導體國產化這一夙愿,展現出毫不松懈的態度。中國政府將半導體產業定位為重點產業。2018年,中國半導體國內自給率為15%左右,但中國的目標是,到2020年將自給率提高至40%,到2025年提高至70%。自吸泵
長鑫存儲有望于2019年末至2020年初開始量產。初期生產能力按硅晶圓來換算,每月可達到1萬片左右,不足產量的1%。不過,對于在高性能半導體方面依賴海外企業的中國來說,這次開始量產則是邁出了一大步。